#小众
#跟团游
#元旦
#人文游
#爸妈游
【二十四】宁静塔
 
12月15日天气晴
 
在亚兹德莫希尔阿马莱克花园酒店吃过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亚兹德的拜火教遗祉——宁静塔(Tower of Silence)。图为宁静塔的入口。
 
所谓宁静塔,其实叫是拜火教徒的天葬台,位于亚兹德城边荒凉的沙漠上。图为宁静塔入口的售票处。
 
亚兹德沙漠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寂没塔,最雄伟的就在亚兹德城南15公里处,那里原本有3座相邻的寂没塔,但其中一座据说让数十年前来考察的英国人不小心给弄塌了。图为远眺宁静塔。
 
在亚兹德城边荒凉的沙漠上,有两座光秃秃的山,两个山顶各有一座像城堡一样的古建筑,这就是为拜火教天葬的地方。图为其中一座山上的宁静塔。
 
这是另一座山上的宁静塔。
 
拜火教徒认为,尸体太肮脏,火葬会污染了火,水葬会污染了水,土葬会污染大地,于是他们采取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完成生命的轮回,那就是天葬。图为宁静塔入口处的说明。
 
1978年以前,伊朗的拜火教徒仍保留天葬的传统,但现在已经被禁止了。照片摄于亚兹德被废弃的宁静塔遗址。
 
 现在的宁静塔只是拜火教的历史文化建筑遗迹,来到这里只是见识一下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宗教的葬礼场。照片摄于亚兹德被废弃的宁静塔遗址。
 
亚兹德被废弃的宁静塔遗址很大,天葬的仪式一般要几天,遗址的房子一部分是给来送别亲人的拜火教徒暂时居住。
 
遗址的房子一部分是给来送别亲人的拜火教徒暂时居住。
 
遗址的房子很漂亮、高大的窗户。
 
遗址的房子有很多房间
 
遗址的房子中有壁炉和厨房
 
遗址的房子一部分是举行一些葬礼仪式的时候使用。
 
遗址的房子一部分是举行一些葬礼仪式的时候使用。
 
残留的建筑中还有这种类似礼拜场所的地方。宁静塔上的门都对着东方,其意义是跟随光明的太阳。
 
这座残破的建筑有着清真寺一样的拱顶
 
清真寺一样的建筑走廊,呈十字形。
 
残留的建筑中,生活必须的设施,一样也不少。这是残留的建筑中的风塔。
 
这是残留的建筑中的坎儿井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较矮的那座山丘。上山要爬好长一段台阶。
 
团友们一边爬山,一边拍照。
 
在进入天葬台以前,有一个小平台可以拍照。这是楼梯下边宁静塔残留的建筑群。
 
这是用长头拍的,入口方向的亚兹德市区。
 
这是用长头拍的,另一个方向的亚兹德市区。
 
宁静塔的建筑材料都是泥砖,拜火教认为,木头接触尸体时,会被污染,而石制的或铁制的不会。图为宁静塔平台下的一个房间,全部是泥砖材料,看样子是个休息室。
 
宁静塔是以石块砌成的环形无顶建筑,通常建造在山顶上,其大小和复杂程度依需要和有关拜火教社区的富裕程度而定。图为这个宁静塔的入口。
 
宁静塔最高的上方是一个石头砌成的平台,这就是天葬台。天葬台中间有一个圆坑,天葬台周围有两三米高的塔墙。
 
因为天葬台本身离地面很高,所以教徒们认为这样就不会污染大地了。图为天葬台的简介。
 
天葬台是拜火教徒举行天葬的圣地。根据习俗,教徒去世后送至此地,尸体就摆放在石板上,给秃鹰和乌鸦吃净,数日后再由祭司将残骸弃置中央的土井中。图为拜火教弃置残骸的土井。
 
等到圆坑堆满了骨头,教徒们就会另觅地方,再建造一座新的宁静塔。图为团友在天葬台拍照。
 
下山以后,回头再拍宁静塔。
 
宁静塔入口附近这片松林后面,是在1978年禁止天葬方式之后,拜火教教徒现在的墓园。
 
 【二十五】拜火教火神庙
 
12月14日天气晴
 
离开宁静塔,我们驱车返回亚兹德市区,参观拜火教的另一个遗迹——火神庙。照片摄于途中。
 
拜火教的学名是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西亚、中亚最有影响的宗教,他的教义对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有影响,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照片摄于途中。
 
 拜火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比犹太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至少早了1000年)。拜火教的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是古波斯的一位伟大先知,据说生于公元前11世纪。照片摄于途中。
 
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教”,金庸小说中的“明教”,也和“拜火教”有渊源。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大部分波斯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只有在亚兹德周边地区,还有少量的拜火教信徒。图为火神庙附近的拜火教信徒。
 
火神庙又称奥塔什喀代(Ateshkadehymh),位于亚兹德市区。 图为亚兹德火神庙的入口。
 
亚兹德的火神庙前是一汪碧水,这在极度缺水的亚兹德,也是一种高贵的象征吧。
 
拜火教的火神庙一般是方方正正的,建筑规模不大。火神庙主建筑是一个高约5米,宽约20米的建筑。
 
古波斯王朝将拜火教定为国教,独尊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智慧之神,奉为至高无上的的造物主、救世主和保护神,并将其形象镌刻在神庙、圣殿和碑铭上。图为火神庙的简介。
 
火神庙屋顶中间,就挂着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标志。
 
这是放大的阿胡拉·马兹达浮雕像。智慧之神的翅膀一前一后,代表善与恶。翅膀分三层,分别代表思、言、行。智慧老人面向着前方,表示向前走,摒弃一切恶思恶言恶行。手中握一圆环,表示其与上天的契约。
 
火神庙是拜火教颇重要的信仰及聚会的地方。图为聚集在火神庙里的拜火教信徒。
 
在亚兹德,拜火教徒恪守祖先的宗教,操波斯古语,在伊斯兰世界维系古老的波斯文明。图为在火神庙门前拍照的拜火教徒。
 
这几位拍照的,也是亚兹德的拜火教徒。
 
进入火神庙内厅,面积不太大,墙上有关于拜火教的介绍。
 
亚兹德的火神庙里面,一盆被称为“波斯文明之光”的圣火,据说从公元470年燃烧至今从未熄灭过。
 
火神庙里,由身着白衣的专人,守护着这盆圣火。图为有关圣火的简介。
 
这是是拜火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的画像。
 
 火神庙内厅里,还展出一些与拜火教相关的文物。
 
图为火神庙内展出的与拜火教相关的文物。
 
火神庙内厅里,还展出一些与拜火教相关的文物。
 
图为火神庙内展出的与拜火教相关的文物。
 
我在亚兹德的火神庙,留了一张纪念照。
 【二十六】聚礼清真寺
 
12月14日 天气晴
 
在亚兹德,我们参观了据说是伊朗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聚礼清真寺(JameMosque of Yazd)。图为聚礼清真寺的外观。
 
聚礼清真寺(Masjed-e Jameh)坐落在老城中心,两座48米高的宣礼塔是伊朗所有清真寺最高的。图为我在聚礼清真寺前的留影。
 
聚礼清真寺,又称礼拜五清真寺,始建于12世纪,后于14世纪和19世纪进行过大规模翻修, 聚礼清真寺建于早期的火神庙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因此,这个清真寺被称为最具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它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图为从从内向外拍的聚礼清真寺。
 
我们从清真寺主入口南门进入,高大的拱门顶上镶嵌的蓝、绿、金色瓷砖,钟乳石风格装饰据说是蒙古统治时期留下的痕迹。
 
聚礼清真寺南门外墙上的瓷砖主要有四种颜色:蓝色,青色,偏一点棕的黄色,间有白色作为点缀夹杂其间。这三种颜色和构成的花纹,绘制出了深浅不同的层次。除了花草图案,阿拉伯文铭文形成的装饰纹样遍布其间,赋予图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聚礼清真寺正门从上至下,皆以铺上夺目耀眼的美丽瓷砖,并点缀着象征权威性的蓝色。那两个48米高华美的宣礼塔,高耸蓝天下,成为这座古城无可争议的地标。
 
聚礼清真寺南门的门洞,非常高大。古老的大门也非常高大。而且看起来是纯木料制成。
 
走进内庭,四周都是由穹顶和拱形结构组成、砖石和木头柱子支撑的相互通联的房间,应该是供穆斯林信众礼拜之用。
 
聚礼清真寺祈祷大殿之高大,令人叹为观止。图为参观聚礼清真寺的小学生。
 
伊朗的小学生是男女不同校的,这些女孩子,个个都是小美女。
 
抬头仰望祈祷大殿的穹顶,大的穹顶套有小的穹顶,一层套一层,设计相当别致,色彩也很漂亮。
 
这位女士跪着祈祷的地方,应该是阿訇主持大型活动的地方。
 
和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清真寺不同,聚礼清真寺侧厅泥砖堆砌的穹顶不着一色,但仍可由不同的排列组成精致的纹样,它所透出的古朴沧桑的历史感,和拱门及宣礼塔的精美花纹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聚礼清真寺侧厅泥砖堆砌的穹顶不着一色
 
聚礼清真寺的这个侧厅,是供人祈祷用的。
 
游牧的阿拉伯人虽然带来了伊斯兰教,但不会建清真寺,在伊朗看到精美的清真寺都是波斯人设计、建造的。在建造的时候,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把鲜艳的火光变成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刻画在清真寺的穹顶和墙壁上,用这样一种方式,默默的抵抗着异族文化的侵略。图为聚礼清真寺 华丽的穹顶图案。
 
这是聚礼清真寺的北门
 
出了北门,就是亚兹德古老的巷子。
 
聚礼清真寺的大墙外面,就是亚兹德的民居。
 
不时有黑衣女人带着孩子走过
 
古老的巷子和黑衣女人,把我们带回中世纪。
 
聚礼清真寺里,有很多来写生的女学生。
 
聚礼清真寺里,有很多来写生的女学生。
 
我们的团友,为女学生表演人物速写,吸引了很多游客。
 
团友与所画的女学生合影
 
团友应邀为女学生签字
 
这是一位在聚礼清真寺看报的老人
 
聚礼清真寺里,有很多当地游客,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我应邀与伊朗青年们合影。
 【二十七】漫步亚兹德
 
12月16日 天气晴
 
在亚兹德期间,曾经有过一次徒步游走老城的经历。照片摄于亚兹德老城。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老城的阿米尔.乔赫马克广场Amir Chakhmaq Sq)。这片广场面积不算太大,但在伊朗的城市中也不小了。图为广场中心的两伊战争烈士纪念碑
 
广场一边矗立的是乔赫马克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是为了纪念1400年前殉道的伊玛目侯赛因 ——伟大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而修建的。
 
乔赫马克清真寺旁这个叶子形状的大型木架子叫“Nakhl”,是什叶派举行阿舒拉日纪念时游行抬着的圣物。阿舒拉日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阿里次子侯赛因的哀悼日。
 
广场上有一个喷水池,工人们在喷水池旁栽种花草。
 
喷水池旁自拍的儿童
 
阿米尔恰赫马格广场附近,有一个有着五个风塔的建筑,好像是亚兹德水博物馆
 
 离开阿米尔.乔赫马克广场,我们徒步前行。这是途中拍的一座清真寺。
 
这是街边一个正在看手机的阿訇
 
街边
亚兹德食品店卖的食品,跟我国西北很相似。
 
街边亚兹德食品店卖的蔬菜和水果,跟我国西北很相似。
 
这是街边的修鞋铺,设备应该来自中国。
 
途径的这个有宣礼塔的地方,大墙内好像是当地一个名人的陵墓。
 
这是一个伊斯兰特色的钟楼
 
 亚兹德位于伊朗中北部,是马可波罗当年丝绸之路的途经点,号称是地球上人类最古老的居住地,有7000年历史。自从2003年巴姆古城毁于地震后,亚兹德就成了最后的古城。照片摄于亚兹德老城。
 
亚兹德还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风塔”,也就是建筑物顶部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故亚兹德又被称为“风塔之城”。行走在亚兹德老城,不时地能见到当地标志性的风塔。
 
行走在亚兹德老城,不时地能见到当地标志性的风塔。
 
自古以来,由于沙漠性气候的关系,水源十分珍贵,当地居民开发出一种地下水渠系统,称为Ghanat,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在亚兹德老城很常见见。
 
行走在亚兹德老城,仿佛让人感觉穿越时空,回到了昔日的波斯古城。
 
狭窄的街道纵横交错,没有路牌,道路弯弯曲曲,沿着高底不平的地形和无规则的建筑自然延伸,置身其中,仿佛进了迷宫一般。
 
亚兹德古城仿佛是一个时空的错位,每转一个弯道,就象穿越了一个世纪……偶然眼前的一袭黑衣,把思绪拉回现实。
 
这是一个在亚兹德古巷中骑摩托车送餐的男子
 
这是一个在亚兹德古巷中骑自行车的男孩
 
 在弯曲的泥屋巷弄内,藏着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监狱。
 
 亚历山大监狱也叫Zia’ieh学校,建于15世纪。图为 亚历山大监狱的简介。
 
还有一种说法,亚历山大监狱院子中央的深井,是亚历山大大帝入侵波斯时所建的地牢。图为 亚历山大监狱的入口。
 
亚历山大监狱目前只有圆顶及周围的一部分建筑被保留下来,其他部分都已损毁。图为亚历山大监狱的外观。
 
亚历山大监狱圆顶由泥砖砌成,分为两层,上面为蓝色和金色的装饰。这个圆顶是蒙古时期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启发了之后许多波斯建筑师的灵感。图为亚历山大监狱的外观。
 
亚历山大监狱外边,有工人在施工。
 
当天中午,我们在亚历山大监狱附近的一家饭店就餐。图为饭店的大门。
 
进入饭店大门,是一个半地下的门厅。
 
饭店里面,宽敞、漂亮。餐厅中间有水池,帆布的顶棚,可以遮阳,也可以透光。
 
点餐以后,导游领我们在饭店里参观。这里过去应该是个豪宅,屋顶上有三个风塔。
 
饭店门窗、楼梯等,都很精致,古香古色。
 
这是饭店的一个房间,古波斯的风格,堪比五星级酒店。
 
我在饭店里,拍了一张纪念照。
 
这个饭店的菜做的也不错,四个人的套餐,剩了不少。
 【二十八】阿巴库小镇
 
12月16日 天气晴
 
在亚兹德吃过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法尔斯省的设拉子。照片摄于途中。
 
前往设拉子途中,我们在亚兹德省与法尔斯省的边界小镇阿巴库(Abakue),暂作停留。照片摄于阿巴库小镇。
 
阿巴库小镇周围,完全是沙漠地区的景观。图为阿巴库小镇的两个牧羊人。
 
在阿巴库小镇,我们参观了据说是伊朗最古老的雪松 (Abarkooh Ancient Cedar Tree)。 这是有关这课古老雪松的简介。
 
参观这棵雪松,还要购买门票。图为雪松园入口有关雪松和周边景点的介绍。
 
走进雪松园,只见一棵巨树,拔地而起,,树枝盘根交错,树上结实累累,树干粗壮,与周围的树木和房屋,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这干旱、荒凉的原野上,有这么一棵郁郁葱葱的巨树,实在令人惊异!
 
这棵据说已有五千年树龄的雪松,被当地人称为神树(神木)。
 
据导游说,这课古老的雪松树,被当地人象征自由、永恒、完美。
 
这棵神树,见证了古波斯到伊朗的时代更迭。
 
团友们纷纷在雪松前,拍照留念。我也在这里拍了一张纪念照。
 
雪松园的外边,还有伊朗的警察执勤。
 
这是我与伊朗的警察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阿巴库小镇造型独特冰塔。图为我在冰塔下的留影。
 
冰塔完全由泥夯成,表面涂抹得非常光滑。冰塔的外观多为土黄色的圆弧狀尖塔造型,十分高大,可称得上是沙漠地区的奇景之一吧!
 
冰塔内部全部縷空, 内部空间十分宽敞。这是冰塔的入口。
 
冰塔上半部分为倒漏斗状,顶端有进风口。
 
冰塔下半部分是一个直径几十米的碗状圆坑,有阶梯可下到坑底,是储存冰块的地方。主要用來储存冬季的冰块。冰块在冬天一层层堆放,保存起来,夏天用作消暑降温。
 
这里是冰塔的外部通风口
 
在冰塔,我们遇到了一个日本旅游团。成员大多是老人。
 
参观完冰塔,导游请我们喝咖啡。
 
导游还请我们品尝伊朗独特的甜柠檬。
 
头一次吃到这么甜的柠檬,一口气吃了两个!
 【二十九】占兰大酒店
 
12月16日 天气晴
 
离开阿巴库小镇,我们驱车前往法尔斯省的设拉子。图为途中拍摄的清真寺。
 
设拉子公元前6世纪时即为波斯帝国的中心地区,2500年前,波斯人居鲁士以此为中心创建了波斯帝国,大流士将首都迁至距该城60公里处的波斯波利斯。照片摄于途中。
 
设拉子公元10世纪时为波斯首都,18世纪时曾为赞德王朝首都。设拉子是《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都城。照片摄于途中。
 
设拉子市现在是伊朗南部最大城市,法尔斯省省会。照片摄于途中。
 
设拉子素以“玫瑰和夜莺之城”及“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照片摄于途中。
 
最伟大的波斯抒情诗大师哈菲兹及以《果园》和《蔷薇园》流芳千古的诗人萨迪都诞生并安息在这里。图为途中拍摄的黄昏落日。
 
途中,我们在一个服务区休息。
 
这是服务区里的商店
 
服务区里的这个造型,不知是干什么的。
 
到达设拉子,天色已晚。我们下榻占兰大酒店(Chamran Grand Hotel)。图为第二天早晨拍的占兰大酒店外观。
 
设拉子占兰大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图为占兰大酒店的标牌。
 
色拉子占兰大酒店是伊朗十家最顶级的豪华酒店,之一。图为占兰大酒店的门厅。
 
导游在服务台为我们办理入住手续。图为服务台前盛开的鲜花。
 
这是占兰大酒店的大堂休息区。
 
占兰大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着绿色大理石。墙上的这两部老式电话,已经不多见。
 
占兰
大酒店的大堂旁边,有一个音乐酒吧。
 
占兰大酒店的房间很宽敞
 
占兰大酒店的卫生间也不错,该有的都有。
 
放下行李,我们去占兰大酒店的24楼吃晚饭。
 
占兰大酒店24楼的餐厅不错,还有音乐师播放音乐。
 
一些来吃饭的游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当天晚上,我的主菜点的是烤鱼。
 
占兰大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种也很丰富。
 【三十】粉红清真寺
 
12月17日 天气晴
 
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南部最大城市,法尔斯省省会,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我们在设拉子首先参观了纳西尔阿默克清真寺(Nassir-Al-Molk Mosque)。纳西尔阿莫克清真寺被中国游客通称为“粉红清真寺”,我的游记也随大流,把它叫做粉红清真寺。图为粉红清真寺的售票处。
 
导游头一天晚上告诉我们,粉红清真寺推荐的欣赏时间是上午,但7点半到8点半的光线最好。因此,我们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餐, 7点半前就赶到粉红清真寺。图为在粉红清真寺的入口处,我与设拉子交通警察的合影。
 
 粉红清真寺就在市区内,从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走进去,大约200米就看到这个清真寺。门很普通,很难把它和伊朗最美的清真寺联系起来。图为粉红清真寺的入口。
 
粉红清真寺建于1876年,年代不够久远,规模也不太大,但在中国游客中,名气却很大。这恐怕和中国人喜欢拍照有关。因为这里的光影效果好,拍出的照片漂亮,很多伊朗的攻略都有粉红清真寺的照片。图为粉红清真寺的游客服务中心。
 
 粉红清真寺并不大,有点类似与四合院。
 
粉红清真寺中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是典型的波斯庭院,简洁明快。水池前的祈祷塔,倒映于水中,十分清晰。
 
祈祷塔下面的墙面,贴的彩釉瓷砖,以粉红色、淡黄色和淡蓝色为主。墙面色彩花纹色彩鲜丽。粉红清真寺的回廊穹顶,也都有彩釉瓷砖,别致而华美,不得不让人感叹波斯艺术超凡的想象力和巧夺天工技艺。
 
粉红清真寺主体建筑的两侧都是祈祷大厅,只不过布置有所不同。左边是一个类似于展示的大厅。这里现在展示一些当时人物和故事图片,还有清真寺的内部结构。
 
粉红清真寺左边祈祷大厅也有漂亮的立柱和穹顶,但色彩比较单调。
 
粉红清真寺左边祈祷大厅,展出一些古代的物品。
 
粉红清真寺左边祈祷大厅,展出一些古代的物品。
 
粉红清真寺左边祈祷大厅,还卖一些纪念品。
 
粉红清真寺左边祈祷大厅,还卖一些纪念品。
粉红清真寺里面的门窗和铜铁件,都很精美。
 
粉红清真寺的真正看点,在右边的祈祷大厅。图为右边祈祷大厅的入口。
 
走进右
侧的祈祷大厅,立刻被整个大厅的气势以及透过彩色玻璃投射进来的彩色光线所震撼!没有想到朴素的清真寺也能如此绚丽。照片摄于右边的祈祷大厅。
 
整个祈祷大厅宽十多米,长度超过五十米。图为我在祈祷大厅的留影。
 
四十根斜蛇纹柱子撑起整个大厅,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图为柱下的波斯美女。
 
四十根斜蛇纹柱撑起的每个弧形拱顶,都有构图精美的瓷砖图案,气势非凡。
 
朝东是一排高大的彩色玻璃门、窗,比邻排列。图为彩色玻璃门下的波斯美女。
 
墙壁上镶嵌着彩色瓷砖拼成的壁画
 
水蓝色磁砖地板上,铺着艳丽的波斯地毯。
 
粉红清真寺之所以被称为最美丽的清真寺,果然有独到之处:当早晨的阳光透过五颜六色的玻璃,映照在祈祷大厅的穹顶、立柱、墙壁、地毯和人物身上,那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用异彩纷呈、美轮美奂来形容,绝不为过!这是彩色光影中的波斯美女。
 
这是彩色光影中的中国团友。
 
祈祷大厅内不供奉任何偶像,也不摆任何供品,主墙中间有一个凹下的龛,叫做米海拉布,是指示穆斯林礼拜方向的。图为祈祷大厅内的工作人员。
 
但祈祷大厅的奔放色彩,在伊斯兰的庄严肃穆中,平添了许多梦幻般的浪漫色彩。
 
面对如此美景,每个人都会不停地按动快门。这位摄影人,干脆趴在地毯上拍照。
 
这位摄影人,也是趴在地毯上为朋友拍照。
 
这是当天,我为团友拍的一张她本人比较满意的照片。
 
这一张,也是团友本人比较满意的照片。
 
这是我在祈祷大厅的留影。
 
 【三十一】波斯波利斯
 
12月17日 天气晴
 
波斯波利斯是设拉子行程中的必游景点,1979年成为伊朗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古迹。图为波斯波利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图为波斯波利斯的入口。
 
波斯波利斯位于设拉子市东北56公里处的库赫•拉赫马特山麓,曾是伟大的波斯帝国的中心。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此处兴建了被希腊人称为波斯波利斯(希腊语意为波斯的都城)的建筑群,其遗址仍保持着当年雄伟的气势和壮观的历史风貌。
波斯波利斯始建于公元前522年,由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三代君王共同建造完成,历经150年。当时中国还处在战国时期。图为导游在沙盘前给我们讲解。
 
波斯波利斯并非波斯君主们的日常寝宫,而是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每逢国王的登基大典、接见各国使臣的朝贡仪式、新年庆典、梅赫尔甘节(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节日)庆典,国王才移驾此宫。图为波斯波利斯的售票处。
 
这条长约2000千米,宽约20米的直路,两边种满了高大的柏树——这就是御道,一直走就会到达波斯波利斯的入口。图为远眺库赫•拉赫马特山麓的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在伊朗的地位就像我们的长城故宫,是必游不可的地方。这座宫殿位于拉赫马特山西麓,坐东向西,背靠崎岖不平的山峰,矗立在能俯视辽阔平原地带的宽广平台上。平台由人工垒成,高18米,整个台地长450米,宽300米。游客前面的就是波斯波利斯的平台。
 
波斯波利斯入口左右各建有111级台阶通到平台。阶梯宽7米,每级石阶梯只有10cm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我们通过约111级平缓的台阶缓缓向上。
 
在平台的入口,可以租借这种白色的VR眼镜。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型浮雕石像,石像已经残缺不全,借助VR眼镜,才知道,原来曾是一对的人面、牛身、鸟翅的守卫神。导游说,这是亚述人的保护神。
 
这是人面、牛身、鸟翅守卫神的脚。
 
保护神的后面是高大的万国门,由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修建。
 
现存巨大的石柱门框,约有20米高,当年,世界各地来觐见波斯帝王的代表团,必须通过这万国门进入宫城。
 
国门内四根柱子的柱头是伊朗传说中的神鹰(已从柱身倒塌,放在万国门后的“行军道”旁),这座石雕很奇异,是两只身体相连、长着鸟嘴和耳朵的生物,现实中并不存在,它的名字叫 Homa,是古波斯寓言中的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吉祥神鸟。
 
穿过万国之门是一条御道,左侧是当时的军营,因此得名“军队街”。右侧立着两尊巨大的鹰首狮身的柱头,这是波斯波利斯新近出土的文物,保存相当完好。
 
这座构造精美,用料讲究的宫殿仿佛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建筑群虽然是历代君主分别完成的,但整个建筑和风格还是浑然一体。这里的主要宫殿地基、台阶、窗户、门厅和柱子等均是石制的;才得以保留。图为一些游客在露天博物馆拍照。
 
在波斯波利斯建筑群内,共有四种类型的柱头:人首、狮头、牛首、鹰头,许多已被破坏或未完成的雕像散落在道路两边。
 
穿过万国门,经行军道,来到破败不堪的百柱大厅(The Hundred Column Hall)门口。
 
门两边雕刻着一排排皇家卫队手持兵器、肩挎弓箭、臂挽盾牌、列队前进。
 
百柱大厅的石墙上有数组精美绝伦的浮雕,手持戈矛、神情静穆的皇家卫队,号称不死兵团的波斯精锐,由一万人组成。最上面端坐着仪态威严、尊贵显赫的波斯王“大流士一世”。
 波斯波利斯最大的看点就是栩栩如生的石像和浮雕,2500年前,波斯工匠的雕刻技艺已经炉火纯青。图为百柱大厅的石雕。
 
最精彩的石雕保存在阿帕达纳宫。阿帕达纳宫(Apadana)又叫觐见大殿。现在为了保护雕刻,在遗迹的顶上增加了一个现代化的顶棚,实在是大煞风景。
 
阿帕达纳宫(觐见大殿)呈正方形,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是波斯波利斯最大的宫殿,用于接见群臣和外国使节,举行庆典。图为一些在阿帕达纳宫拍照的年轻人。
 
阿帕达纳宫(觐见大殿)觐见大殿是波斯波利斯的正殿,通常称为72柱宫。经过2500年的风雨,其中的 13 根至今依然屹立,景象壮丽。图为游客在拍照阿帕达纳宫屹立不倒的石柱。
 
大流士一世时期的波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疆域横贯欧、亚、非三大洲。图为远眺阿帕达纳宫。
 
走进阿帕达纳宫,就能感受到当时波斯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波斯波利斯万邦来朝的盛况。图为阿帕达纳宫的入口之一。
 
阿帕达纳宫通道的墙壁上,饰有大量浮雕。这是一幅狮子与牛的咬春图浮雕,浮雕源于波斯历法,公牛代表冬天最后一个星座,狮子是春天的第一个星座,狮咬牛,即是旧岁的终结,新年的开端。
 
阿帕达纳宫的浮雕,表现的是波斯新年期间,各属国、各民族服饰各异的朝贡者在波斯礼仪官引导下,列队前进的场面。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那时的波斯帝国地域横跨欧亚非,共有35个属国、23个民族来朝贡。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浮雕上的来自不同属国和民族的朝贡团或是手捧金银珠宝,或是牵着羊、骆驼等等。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浮雕上的来自不同属国和民族的朝贡团或是手捧金银珠宝,或是牵着羊、骆驼等等。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浮雕中的波斯宫廷贵族,互相挽手搭肩象征波斯贵族的齐心协力。波斯宫廷贵族,根据头发的形状,可以区分波斯人和米底亚人。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阿帕达纳宫的这些雕刻品历经25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图为阿帕达纳宫的浮雕之一。
 
在阿帕达纳宫南面,是大流士一世宫殿。图为大流士一世宫殿的遗址。
 
大流士一世宫殿门道两侧有对称的巨型翼兽身人面石雕。这些对称的石雕虽然已经毁坏,但大小、形象一模一样,就连每一条纹路都是对称的。
 
大流士一世宫殿又叫大流士宝库(Darius Treasury)。亚历山大攻克波斯波利斯后,在这里发现了惊人的宝藏,需要1000对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能运走。考古学家在遗址挖掘时,还发现了一块用来记录贡品的金板。波斯波利斯的财富可见一斑。图为大流士宝库的遗址。
 
在波斯波利斯西南角的平坡上,还有一些由薛西斯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建造的宫殿。许多巨大的石柱耸立着,上面刻着浮雕与楔形文字,有的浮雕非常完精致。这些宫殿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观众只能在围栏外面参观。图为一些正在参观的当地观众。
 
这一片壮美的宫殿,我叫不出名字。
 
这座壮美的宫殿,我叫不出名字。
 
用长头拍摄,其中也有精美的雕塑。
 
我在这里拍了一张纪念照。
 
这个经过修复的是后宫遗址(The Harem of Xerxes),复原后现为博物馆。
 
在博物馆展示有在多年的考古挖掘中,波斯波利斯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武器和家庭用具等。图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修复文物。
 
波斯波利斯雕刻精美豪华的柱头最有特色,主要有鹰、狮子、牛、马四种成对的动物,身体相连呈卧姿。这是最著名的双鹰柱头。
 
这是马柱头
 
这是狮子柱头
 
可以想像,两千多年前,在这座华丽的大殿里面,波斯大帝大流士气宇非凡地端坐于宝座之上,接受远方来的属臣的欢呼和膜拜,是何等的威风!
 
在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中,有很多波斯智慧之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的像,代表着君权神授。阿胡拉•马兹达是古代波斯所奉的至高之神,而且是合法国王的保护神。波斯古经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本身就是行善之神,把他当作善良、智慧和所有好事创造者的化身。 
 
在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中,竟然还有中国龙的形象?
 
波斯波利斯的考古工作者,还在不断的修复这里的古迹。
 
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山崖陡峭崖壁上开凿两个十字形状的洞穴,那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三世的陵寝。
 
墓穴是在山坡岩石壁上开凿而成,类似我国陕北的窑洞,高约10米,墓室十字造型。墓室门口有石雕的士卫守护。陵寝还是简朴的,与山下的人间宫殿的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洞穴上方是浮雕,左侧雕刻的是波斯的帝王,中间浮在空中的是拜火教的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上方的圆代表月亮。右侧的是火焰,整个浮雕描绘的是波斯帝王通过火与神沟通的场面。
 
薛西斯二世墓是最好的鸟瞰波斯波利斯遗迹的地点。往日的宏伟宫殿现如今仅遗留下来的一片气势雄伟的遗迹。波斯波利斯是辉煌的,但是它的结局是悲惨的,在大流士一世为其奠基200年之后,随着波斯在希腊战争中的失败,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部队席卷了波斯高原,攻占了波斯波利斯,庞大的波斯帝国终结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部队对波斯波利斯进行了洗劫,并一把大火,烧毁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壮丽的都城。图为鸟瞰波斯波利斯遗址。
 【三十一】洛斯达姆
 
12月17日 天气晴
 
离开波斯波利斯,我们去吃午饭。照片摄于波斯波利斯。
 
餐厅是一个园林似的建筑。图为餐厅的入口。
 
餐厅的入口两边,有波斯古代武士的塑像。
 
餐厅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喷泉。
 
我们就在餐厅旁就餐,环境不错。
 
我当天中午主菜点的是烤羊排
 
餐厅的院子里,满是落叶。
 
这是餐厅门前的纪念品商店
 
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设拉子的另一处重要历史遗迹——洛斯达姆(Naqsh-e-Rostam)。图为远观洛斯达姆。
 
洛斯达姆遗迹是萨珊王朝时期刻在山壁上的群像,被认为是描述最早的波斯民族英雄洛斯达姆的故事。图为远观洛斯达姆。
 
洛斯达姆尽管是一座不高的山峰,然山崖的中间开凿着四座帝王陵墓。这是让洛斯达姆出名的主要原因。这里就是居鲁士大帝以后的几位波斯帝国国王即大流士一世、二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谢西斯一世的安息之地。图为洛斯达姆山崖上的帝王陵墓。
 
这些波斯帝墓开凿呈十字型,正上方刻着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教)的标志,还有该教唯一信奉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守护。墓穴峭壁上刻有大量的楔型文字记录着帝王的生平,已经风化千年,依然隐约可见。这是波斯帝墓上方刻着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教)的标志
 
这是波斯帝墓上方刻着的浮雕
 
在巨大的陵墓面前,游客们都像是一只只小蚂蚁。
 
陵墓群其中比较居中、从左边起第三个、其下方有多幅浮雕的石窟就是大流士一世的陵墓。大流士一生征战沙场降城无数,五大文明发源地征服其三(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古埃及)而且逼近了第四个(爱琴海)。他生前是“王中之王,诸国之王”,接受万国来朝,死后依旧要葬在绝壁上,永世君临天下,接受后世人的仰视与臣服。
 
从左到右第四个,也是山势拐弯最右边搭着脚手架的,是大流士之子薛西斯一世之墓。
 
左起第一个是大流士重孙薛西斯二世之墓。
 
洛斯达姆是伊朗最重要的考古地之一,这里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的遗址。图为游客在洛斯达姆的山上拍照。
 
当年蒙古人入侵波斯打开了这些墓穴并将里面洗劫一空,所以现在的陵墓只剩下外面的雕刻。波斯帝陵下面有7幅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 图为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之一。
 
萨珊的雕刻最为著名的就是沙普尔一世,在跪地求饶的罗马皇帝瓦勒良前,趾高气扬的壁画,让无数伊朗人引以为豪。人物形象生动而饱满,服装上充分体现了罗马和波斯的特色。
 
其他几幅如巴赫朗姆Bahram和霍尔木兹德Hormuzd的雕像也同样生动,波斯艺术在萨珊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图为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之一。
 
图为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之一。
 
图为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之一。
 
在陵墓的对面有一个方形的建筑,看上去应该是一个神坛之类。
 
神坛大约有一米左右深入地下,大多数人认为这里是拜火教的神庙,并且相信这就是这些陵墓建在这里的原因。因为古代波斯的帝王希望长眠在圣地周围。
 
设拉子位于伊朗的南方,从洛斯达姆可以看到附近的农田,还都是绿油油的。
 【三十二】光明王之墓
 
12月17日 天气晴
 
结束了在洛斯达姆的游览,我们驱车返回设拉子。照片摄于途中。
 
回到设拉子,我们首先去参观光明王之墓。照片摄于途中。
 
参观光明王之墓,要步行经过一个长方形的广场。远处的门楼,就是光明王之墓。
 
来到光明王之墓的大门口,首先要去存包、存相机,女的要去租一件长袍披身上,男女要分开过安检。图为光明王之墓的入口。
 
男团友进入光明王之墓后,要等去租长袍的女团友一起走。这里的管理比较严。
 
女团友换上一身白袍后,还要由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
 
光明王之墓大门的墙壁和穹顶,装饰着美丽的彩色瓷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
 
光明王之墓里面安葬的是伊朗第7代伊玛目-瑟伊哈梅兹的两个兄弟。照片摄于光明王之墓。
 
伊玛目(Eman)原本的定义,是指在伊斯兰教朝拜时,在前头带领唱颂可兰经的人。但是在什叶派将其扩大解释为带领教会之人,也就是「教宗」的意思。照片摄于光明王之墓。
 
在什叶派的教义当中,伊玛目的直系后裔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如果还是默罕默德的后裔,那就更了不得了。照片摄于光明王之墓。
 
拥有血缘关系的伊玛目的近亲,死后埋葬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圣陵,都是什叶派的圣地,所以圣陵的英文是imamzadeh,和清真寺Mosque有所不同,参观的时候风俗礼仪也略有不同。照片摄于光明王之墓。
 
教徒们会来到这里朝圣、祈福、捐赠等,圣陵的核心建筑就是埋葬圣人的墓龛,一般都会用黄金来装饰大门,比较好认,但所有的非穆斯林严禁入内。图为埋葬圣人墓龛的圣殿入口。
 
这个圣殿的大门是黄金装饰的,但穹顶是是用玻璃装饰的。远远的可以看到来朝圣的信徒。
 
光明王之墓这个圣殿的门廊,十分高大,木纹的顶棚上,悬挂着一排水晶吊灯。大理石的地面,铺着彩色波斯地毯。
 
这是埋葬圣人的墓龛的另一个圣殿入口。可以看见,用黄金来装饰大门和穹顶。
 
光明王之墓这个圣殿的门廊,同样十分高大和华丽。
 
光明王之墓有一个漂亮的大圆顶,两边还有宣礼塔。
 
光明王之墓的庭院很大,四周有拱廊和壁龛围绕。拱廊和壁龛上,镶着彩色瓷砖。
 
光明王之墓庭院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方型的喷水池。
 
光明王之墓的庭院里种着橘子树与柏树。
 
光明王之墓院子的雕花木门,很漂亮。
 
这是光明王之墓院子里的一只猫
 
女团友们一袭长袍的背影,在夕阳下拍出来也挺漂亮。
 
光明王之墓的规模不是太大,最精彩的两栋圣殿又不让入内,因此参观的时间不太长。
 
结束了光明王之墓的参观,导游给了我们15分钟时间,在附近转转。这是附近一个卖日用品的地下商店。
 
这是一个卖干果的商店
 
这是卖水果的老人
 
设拉子盛产石榴
 
这是一个在广场上看手机的女孩
 
我们的旅游大巴,就停在这个大门的外边。
 
 【三四四】诗与玫瑰之城
 
12月17日 天气晴
 
设拉子是法尔斯省的省会;有着“诗与玫瑰之城”雅号,并且市内有很多建筑物都用七彩瓷砖装饰,素材多为玫瑰和雀鸟,也有“玫瑰与夜莺之城”的美誉。图为亚兹德街头的雕塑。
 
“设拉子,我向你高声欢呼: 一颗多么璀璨的明珠 !愿真主将你常相护佑,光华四射、万世常留!” 这是伊朗14世纪伟大的抒情诗人哈菲兹赞颂故乡设拉子的动人诗篇。图为亚兹德街头的雕塑。
 
设拉子是伊朗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2500年前,居鲁士以此为中心创建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当时便已经以“设拉子”来命名该城。图为亚兹德街头的雕塑。
 
最令设拉子人自豪的,是这座城市在中世纪诞生了伊朗四大文坛巨匠中的两位——大诗人萨迪(1208—1292)和哈菲兹(1327—1390),因此,设拉子人总是骄傲地以“诗人故乡”来称呼自己的城市。照片摄于设拉子。
 
我们在设拉子,参观了 哈菲兹墓园。 哈菲兹墓园是典型波斯园林结构。这里是设拉子及整个伊朗最受民众欢迎的去处之一。图为参观 哈菲兹墓园的设拉子市民。
 哈菲兹墓园规模不大,是巴列维当权时新修的。入门后,可见一长方形花坛,色彩以绿色为主,画面简洁,两边排列着参天的翠柏,气氛凝重,是典型的墓园布置。
 
翠柏而外,是蓝釉为底的长方形水池,是波斯花园中最常见的。
 
哈菲兹(1320~1389),本名沙姆斯丁·穆罕默德,是最有名的波斯抒情诗人。哈菲兹为其笔名,意为“能背诵《古兰经》者。哈菲兹的诗里歌颂爱与美,赞美人与人的真挚情感,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由与幸福,是波斯抒情诗的巅峰。图为在 哈菲兹墓园拍照的游客。
 
哈菲兹的墓在一个不太高的台阶上,墓基由花岗石砌成,墓顶为一青蓝釉铺砌的圆形穹顶。
 
 哈菲兹的墓是白色的玉石筑成,通体晶莹,上面刻有波斯文,有人在这里拍照。
 
有人轻抚石棺,表示悼念和祈福。
 
一旁的石碑上以波斯文刻有 哈菲兹经典的诗句。有美女在石碑前拍照。
 
我也在 哈菲兹的墓前,留了一张纪念照。
 
 哈菲兹墓旁边有一排平房。其中一个房间里,还有一些基座玉石的坟墓,却不知主人为谁?能与哈菲兹为伴,应当不是一般的人物。
 
其中一个房间,是 哈菲兹 墓园的游客中心。
 
其中一个房间,是 哈菲兹 墓园里的艺术摄影室。门前坐的女郎,充满波斯风情。
 
其中一个房间没有开门,但古波斯风格的门楣和木雕的大门很漂亮。
 
 哈菲兹 墓园里还有喝咖啡的地方
 
走出这个角门,有一个其中一个橘园
 
 哈菲兹 墓园的水池旁,也是一片橘园。
 
 伊朗人常说,一生一定要拥有两本书,《古兰经》和《哈菲兹诗集》。哈菲兹诗集的发行量也仅次于古兰经,足见他在伊朗人心目中的地位之崇高。图为带着哈菲兹诗集来 哈菲兹墓园的当地人。
 
哈菲兹墓园不是古迹,来参观的人却很多。伊朗人民喜爱诗歌,热爱诗人。哈菲兹留给伊朗人民的不仅是诗歌,更多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精神。每当人们遇到就业、前途、婚嫁、出行等重大事件时,往往会随意翻开哈菲兹诗集的一页进行占卦,如今这已成为伊朗一个古老的习俗。图为参观 哈菲兹墓园的当地人。
 
离开哈菲兹 墓园,我们要步行一段去乘旅游大巴。这是哈菲兹 墓园外一条路上的彩绘。
 
这是途中路过的一个学校
 
这是学校的大门
 
返回酒店前,我们又去参观了设拉子古兰经门。团友们累了,再加上晚上天气比较冷,大部分人没有下车,包括导游。我匆匆忙忙拍了几张照片。图为古兰经门前的古城堡。
 
古兰经门(Darvazeh Quran of Shiraz)是一座建于设拉子城北装饰用的城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卡里穆汗(桑德王朝第一位统治者)曾在这个城门顶上的小房间里放置了一本《古兰经》,保佑进出的人平安。图为夜色中的古兰经门。
古兰经门旁边有一座塑像,感觉应该是哈菲兹。
 
哈菲兹塑像后面的墙壁上,篆刻的应该是他的诗。
 
古兰经门附近是设拉子人喜爱的休闲场所,尽管当天晚上气温比较低,还是有人在这里休息。
 
 【三十三】绿镜清真寺
 
12月17日 天气晴
 
在设拉子,我参观了被誉为“最美丽的清真寺”——祠清真寺(Imamzadeh ye Ali ebn e Hamze)。图为祠清真寺的入口。
 
圣祠清真寺在很多国人旅游攻略里被称为“绿镜清真寺”。本游记也采用比较通俗的叫法,称其为绿镜清真寺。图为绿镜清真寺的庭院。
 
绿镜清真寺地面上的这些石碑,不知是什么人?会不会是两伊战争的烈士?
 
这里游客不太多,也可以入内参观,甚至可以携带相机,但是仍旧要脱鞋和跟随讲解员参观。图为绿镜清真寺的洋葱头穹顶。
 
绿镜清真寺的入口男女分开,女性进入清真寺需要身着罩袍。还要脱鞋后才能进入。图为绿镜清真寺的祈祷大殿。
 
进入绿镜清真寺,首先在休息室,由讲解员和导游为我们做简单的介绍。图为绿镜清真寺的讲解员。
 
绿镜清真寺是阿里•伊本•哈梅兹陵墓。据说是第八代伊玛目礼萨的远亲。因此,这里也可以叫圣墓或圣灵。图为休息室里挂着的什叶派穆斯林圣地照片。
 
休息室里还挂着伊朗什叶派穆斯林领袖霍梅尼和哈梅内伊的照片。
 
什叶派穆斯林好像共有12代伊玛目(教宗)。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他们陵墓所在的圣地。这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之一。
 
当然,其中之一是全世界所有穆斯林的宗教圣地——麦加。
 
绿镜清真寺曾因地震而毁,19世纪时进行了重修。我们参观的是绿镜清真寺的圣灵大殿。图为圣灵大殿的雕花木门。
 
进入圣灵大殿,如同进入水晶宫,美轮美奂!
 
圣灵大殿内的彩窗、古老的木门以及内部用彩色镜子装饰的穹顶和墙壁,无一不是美到极点!
 
当然,最美的还是圣灵大殿的彩色穹顶!
 
最美的还是圣灵大殿的彩色穹顶!
 
圣灵大殿的彩色穹顶,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发出梦幻般的光彩。
 
圣灵大殿的彩色穹顶,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发出梦幻般的光彩。
 
圣灵大殿的彩色穹顶和墙壁,是由无数个各种形状的小镜片拼起来的,一个平方可能就有几百上千片!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小镜片居然全部都是信徒用手工切割拼贴出来的,完全不用机器,这样巨大的穹顶和墙壁,不知道要几代人花费多长时间才能打造完成!!
 
这个金属栅栏里,就是哈梅兹的陵墓。
 
信徒们虔诚地在绿镜清真寺里面祈祷
 
华灯初上的绿镜清真寺,外景也很漂亮。
 
华灯初上的绿镜清真寺,外景也很漂亮。
 
 我在华灯初上的绿镜清真寺,拍了一张纪念照。
 
离开绿镜清真寺很远,还能看到它美丽的洋葱头穹顶。
 【三十五】比沙普尔
 
12月18日天气晴
 
在设拉子占兰大酒店吃过早餐之后,我们驱车前往胡齐斯坦省中部的奥华兹。照片摄于占兰大酒店24楼餐厅。
 
大巴车离开设拉子市区后,一路前行,可以看见路旁绿色的田野。
 
今天上午的路途比较长,进入山区前,我们在一个清真寺旁休息。
 
这个清真寺不大,里面挂着伊朗宗教领袖的照片。
 
清真寺外面有一些商铺
 
进入山区。映入眼帘的是座高耸入云又极为险峻的山。
 
盘山路不太好走,但沿途的风景不错。
 
盘山路不太好走,但沿途的风景不错。
 
司机把车停在一座狭窄又险峻的隘口附近。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2000多年前改变历史的隘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从此隘口打败波斯帝国的精兵,直捣波斯波利斯,并一举毁灭了波斯帝国。当然,那是大流士去世多年以后的事情。
 
出了隘口不久,到达我们今天唯一的旅游景点——比沙普尔(BISHAPOUR)古城遗址。图为比沙普尔的售票处。
 
比沙普尔是萨珊国王沙普尔所建的都城,又叫沙普尔之城。是连接萨珊都城伊斯塔尔(即波斯波利斯)到泰西丰大道上的重要城市。照片摄于比沙普尔的入口附近。
 
比沙普尔附近的山势很险峻。当初沙普尔选择这个地方来造都城,就是因为这里四周都是山,比较容易防御。
 
比沙普尔建于法尔斯的一处山间盆地中。
 
比沙普尔大约始建于262年,由罗马战俘和移民修建。比沙普尔由米利都的希波达木斯(hippodamus of Miletus)设计,城市呈正方形,由两条十字交叉的大道分为四个面积相等的城区,图为比沙普尔的导览图。
 
沙普尔之城并未依循波斯城市的圆形规划方式,而是采用希腊式的方格设计。图为远眺比沙普尔。
 
此地的建筑也多为罗马式,而非波斯式。这与沙普尔一世三败罗马军团后留下的罗马士官与工匠有关。
 
因为这里四周都是山,所以这个城市的房子都是由石头垒起来的。
 
比沙普尔的房子都是由石头垒起来的。
 
比沙普尔的房型丰富多样。
 
比沙普尔的房型丰富多样。
 
这里是当时城市的中心,也是王宫所在。但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宫殿梁柱的基台。图为比沙普尔一处宫殿的遗址。
 
比沙普尔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宫殿梁柱的基台。图为比沙普尔一处宫殿的遗址。
 
这应该是当时比沙普尔宫殿中的井
 
这可能是过去的宗教场所,拜火教圣堂的残垣断壁......
 
比沙普尔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比沙普尔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比沙普尔城中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沙普尔为水神安娜希德修建的神庙。图为水神庙的入口。
 
水神庙是个长方形的地下大殿。图为水神庙的简介。
 
导游在为参观者讲解
 
水神庙里有很多曲折的回廊
 
有人在水神庙上面拍照
 
更多的人,在水神庙里面拍照。
 
由于在和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长期抗衡中耗尽了元气,沙普尔一世的后继者们无法阿拉伯帝国的入侵,波斯帝国又一次遭受灭顶之灾。公元 651年起,昔日的波斯土地,被阿拉伯统治,伊斯兰教彻底取代了拜火教。比沙普尔就这样荒废了......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比沙普尔遗址,是上个世纪由法国人挖掘出来的。图为法国人曾经使用过的挖掘机。
 
这是法国人为挖掘比沙普尔,铺设的铁轨。
 
参观比沙普尔古城遗址的游客不多,这是我们遇到的几位伊朗游客。
 
在比沙普尔一旁的山脚下,流着潺潺的溪水。溪水两边的山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
 
这些石刻内容,大都是纪颂扬萨珊国王沙普尔三次战胜罗马军团的丰功伟绩。
 
石刻中最著名的是这幅沙普尔战胜罗马军团的巨幅石雕
 
石雕中,骑着马上的胜利者是萨珊国王沙普尔,马前跪地求饶的是罗马皇帝瓦勒良。
 
附近的另一幅石雕,损坏的比较严重。
 
小溪对面的几幅石雕,保存的比较好。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过去。我带了长头,基本能够拍清楚。这是其中一幅骑马作战的摩崖石刻。
 
这是其中一幅反映波斯军队和罗马军团的摩崖石刻。
 
我在比沙普尔的摩崖石刻前,拍了一张纪念照。
 【三十六】比沙普尔至奥华兹
 
12月18日天气晴
 
参观了比沙普尔古城遗址以后,导游领我们去附近一家伊朗餐厅吃午饭。图为餐厅的入口。
 
这个餐厅的院子很大
 
这个餐厅院子后面的花园更大
 
餐厅的花园里有水塘,还有一片橘林。这在缺水的伊朗,不多见。
 
餐厅的花园里还饲养了一些小动物,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山羊。
 
除了大花园,餐厅里还有一个小花圃。
 
这是餐厅笼子里面一只美丽的小鸟
 
当天中午,我们吃的还是伊朗传统菜。图为导游在给我们点餐。
 
当天中午的饮料略有变化,是鲜榨的石榴汁。
 
在比沙普尔吃过午餐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奥华兹。这段路程比较长,大约要7个小时左右。图为途中第一次休息的加油站。
 
这是加油站对面的商店
 
这是途中第二次休息的加油站。
 
离开第二次休息的加油站,天气已黄昏。
 
这是途中拍的一个晚霞中的游乐设施。
 
这是途中拍的黄昏落日
 
奥华兹是伊朗胡齐斯坦省中部的一座城市,是该省的最大城市。到达奥华兹,天色已晚。导游领我们先去吃晚饭。图为餐厅的入口。
 
这是餐厅对面游乐场的摩天轮
 
这是一家古香古色的伊朗餐厅,图为餐厅的门厅。
 
伊朗虽然有便宜的天然气,但他们烧茶,仍然用传统的铜壶和炭火炉。
 
餐厅里面的装修,是古波斯风格。
 
当天晚上,仍然是四个人一桌的套餐。菜很丰盛,根本吃不了。
 
晚饭后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天是我们一个姓袁的朋友生日。导游特意提前预定了两个生日蛋糕,让大家一起给老袁祝贺生日。此行,导游在几乎所有的细节上,考虑的很周到,这在以往是少见的。
 
当天晚上,我们下榻奥华兹帕斯酒店(AHWAZ PARS HOTEL)。图为奥华兹帕斯酒店的入口。
 
奥华兹帕斯酒店的大门上标的是五星,但实际上最多四星级。图为导游在给我们办理入住手续。
 
奥华兹帕斯酒店位于奥华兹市中心。图为奥华兹帕斯酒店的大堂。
 
这是奥华兹帕斯酒店大堂对面的一个餐厅
 
奥华兹帕斯酒店的房间不小,设施还可以。
 
奥华兹帕斯酒店的卫生间设施比较新
 
第二天因为要赶路,天不亮就起床了。去餐厅吃早饭时,外边的天还是黑的。
 
这是我楼上餐厅拍的酒店对面的大桥
 
这是我的早餐,蔬菜和绿豆粥为主。
 
离开奥华兹帕斯酒店,天刚刚亮。
 【三十七】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
 
12月19日天气晴
 
苏萨是位于伊朗的胡齐斯坦省的城市。苏萨城已有八千多年历历史,比伊朗人建国还要早五千多年。它曾作为埃兰,波斯,帕提亚的重要都城。我们来到苏萨,首先参观了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入口。
 
舒希达是位于伊朗西南部的小镇,坐落在在卡伦河东岸高原,隶属于苏萨市。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入口旁边的清真寺。
 
舒希达水利系统是公元前5世纪大流士时期所建,扩建是由萨珊王朝沙普尔一世完成。图为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售票处。
 
据说,沙普尔一世打败罗马后,命令俘虏的罗马士兵和工匠协助完成了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图为进入舒希达水利系统的大门。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是一个将河流、水道、堤坝、瀑布和运河复杂运用的伟大水利工程。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简介。
 
舒希达水利系统在克鲁恩河上建造了两个运河,其中一条名为伽格(Gargar)的运河目前仍在使用。图为正在使用的伽格运河。
 
舒希达水利系统通过一系列水车和若干地道向舒什塔尔(Salase)城堡供水。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供水系统。
 
舒什塔尔城堡据说是沙普尔一世拘禁罗马瓦莱良皇帝的地方。照片摄于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
 
舒希达水利系统还利用水流推动石磨,为军队和百姓磨米。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磨坊
 
这是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磨坊工作原理图
 
舒希达水利系统使水流从高耸的崖壁形成瀑布,注向舒什塔尔市南部下游盆地的平原,那里有超过4万公顷的果园和农场,被称为Mianâb(天堂之地)。图为惠泽下游4万公顷田园的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见证了古代埃兰人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智慧,也反映出罗马建筑的影响。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说明。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牌。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保存了很多古代建筑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保存了很多古代建筑
 
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保存了很多古代建筑
 
这个建筑里面是一个纺织的地方
 
有人在这里织波斯地毯
 
舒希达的夏天是极其炎热的,气温最高可达到53℃。靠着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调节降低了这个城镇酷热的温度。图为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一位管理人员。
 
这位好像也是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的管理人员。
 
这位是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正在休息的工人
 
这两位是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正在工作的工人
 
团友们在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尽情拍照
 
我在舒希达古代水利系统留了一张纪念照
 
【三十八】阿帕达纳宫遗址
 
12月19日天气晴
 
在古都苏萨,我们参观了著名的阿帕达纳宫遗址 (Apadana Palace)。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的售票处。
 
说阿帕达纳宫遗址著名,不是因为她雄伟壮观,而是公元1901年,巴比伦人著名的汉摩拉比法典(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在此出土。图为保存在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的汉摩拉比法典复制品。
 
整个阿帕达纳宫遗址占地400公顷,曾是波斯帝国首都的皇宫。当时的波斯帝国共有四个首都: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那。除巴比伦位于现伊拉克外,其余三个都位于现在的伊朗境内。图为苏萨皇宫遗址的简介。
 
依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苏萨作为波斯帝国首都,约有5000年历史,繁盛期在公元前640亚述人统治时代,直至亚历山大占领后才逐渐凋落。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入口处的水塘。
 
苏萨在1259年经历了蒙古帝国的屠杀和毁坏后,这座古老的都市便消亡了,宫廷和居民住宅一起,都化为瓦砾,掩埋在黄土之下。图为黄土下的苏萨古城遗址。
 
导游说,阿帕达纳宫遗址在两伊战争(1980-1988)中,又被严重损毁。因此,我们现在见到阿帕达纳宫遗址,断壁残墙的废墟都很少,大多是一个个挖掘后留下的大坑。图为导游向我们介绍阿帕达纳宫遗址。
 
公元前5世纪,波斯兼并埃兰,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以苏萨为国都,并在这里建造王宫。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
 
王宫位于苏萨城北面的卫城之内,这座卫城建立在由人工建造的土丘上。它背靠流迪兹富尔河岸,比河岸高出三十三公尺,比市内其他地方高出六公尺,是一座十分坚固的城邦。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
 
在大流士下令建筑苏萨王宫的诏令中,提到的宫廷建筑材料来自十五个地区,从遥远的中亚到印度,从埃及到希腊……只有碎石和砖坯大概是就地取材。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中的大理石柱残骸。
 
参加宫廷建筑的工匠,至少有五个民族的人。可以说,为了建筑苏萨王宫,大流士一世几乎动用了当时帝国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中的大理石柱残骸。
 
阿帕达纳宫(Apadana)是觐见大厅的意思,是王宫中最壮观的建筑。图为阿帕达纳宫的复原图。
 
苏萨王宫,就建筑在巨大的人工台基上,面积约三万七千五百平方公尺,其中有一百一十个房间、走廊和大殿,面积约两万平方公尺。图为阿帕达纳宫的平面图。
 
大流士号称伟大的王,波斯的王,万王之王。当年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场面相当壮观,所以觐见大厅也必然要富丽堂皇,规模壮观。苏萨王宫的全貌,今天已无从得知。现代考古发掘证明,它的雄伟壮丽远胜于大流士一世诏令所说。仅大流士一世的觐见大厅,面积就有一万平方公尺。大殿的屋顶,由六列高达二十公尺的柱廊撑起,柱廊顶部装饰着牛头。图为阿帕达纳宫局部的复原图。
 
阿帕达纳宫的主要建筑工作,是由巴比伦人完成的。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建筑经验,擅长台基式的雄伟建筑。
 
在苏萨宫廷的宫墙上,表面装饰着精美的上釉琉璃砖浅浮雕,上面有狮子、卫兵、公牛等彩色浮雕,这种琉璃砖浅浮雕,就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壁琉璃,它在当时是一种最高级的装潢艺术。图为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保存的卫兵浮雕。
 
宫墙在几个庭院周围,建造许多房子,还有廊柱建筑,整个宫殿把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图为阿帕达纳宫遗址的残柱。
苏萨王宫经过大规模扩建之后,一直是古波斯帝国的王宫。国王大部分时间都在苏萨,政府机构也集中在这里办公。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波斯帝国的赋税大概也交归苏萨的国库收藏。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在希腊人的眼里,苏萨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所以希罗多德才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谁要是占有苏萨的财富,谁就可以和宙斯斗富。” 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苏萨,苏萨处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之下。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波斯帝国灭亡后,苏萨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并且取得了城市自治权。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这座曾经富庶繁华的城市,直到近代才被西方考古学家发现。1897年开始,由法国考古学者M.-A.迪约拉富瓦(1844~1920)、 J.de摩尔根(1857~1924)、R.吉尔斯芒等人发掘。图为法国人挖掘的考古大坑。
 
公元前12世纪,埃兰人入侵巴比伦尼亚,把纳拉姆新战胜碑、汉穆拉比法典碑等珍贵文物劫运到苏萨。后来一直保存在阿帕达纳宫。1901年,法国人在这里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汉摩拉比法典。导游说,法国人就是在图中这棵树旁,出土的汉摩拉比法典。
 
因为发现汉摩拉比法典,苏萨一夜成名。成为是20世纪最热门的考古学家驻扎基地。法国人还在遗址旁边盖了一座城堡当作考古基地之用。图为法国人盖的考古城堡。
 
阿帕达纳宫遗址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进去参观。
 
但我拍了小型博物馆前的一些阿帕达纳宫的遗物。这是阿帕达纳宫遗址的残柱。
 
这是阿帕达纳宫遗址的残柱基座
 
这是阿帕达纳宫遗址的人物石雕
 
这是阿帕达纳宫遗址的一些石雕
 
这是阿帕达纳宫遗址的残柱
 
这是一块刻有古波斯文字的石头
 
这是一块刻有古波斯文字的石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片遗址位于伊朗西南扎格罗斯山脉南部,包括迪兹富尔河东岸的一片考古丘地和河对岸的大流士王宫殿,出土的建筑遗迹包括管理机构、住宅和宫殿等建筑物结构,苏萨遗址包括自公元前五世纪晚期至公元十三世纪的数层叠加的城市遗迹。这处遗址是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的埃兰人、波斯人和帕提亚人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照片摄于阿帕达纳宫遗址。
 【三十九】苏萨古城
 
12月19日天气晴
 
苏萨是伊朗一座古老城市,已有八千年历史,比波斯人建国还要早五千多年。苏萨是古代埃兰王国、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的重要都城。照片摄于苏萨。
 
苏萨位于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底格里斯河东方240公里。苏萨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照片摄于苏萨。
 
在苏萨古城,我们参观了舒什塔尔(Salase)城堡。图为舒什塔尔城堡的入口。
 
舒什塔尔城堡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地方:一个是萨珊王朝沙普尔一世的城堡指挥所;一个是沙普尔一世活捉和拘禁罗马皇帝瓦勒良的地方。照片摄于舒什塔尔城堡。
 
沙普尔一世是阿尔达希尔一世之子,他继承其父的征服战争,扩展了波斯的领土。照片上就是沙普尔一世的城堡指挥所遗址。
 
沙普尔一世最主要的对手是罗马帝国,但他却多次打败他们。照片摄于舒什塔尔城堡。
 
导游带领我们下去的地方,就是舒什塔尔城堡中沙普尔一世的地下指挥所。
这是有关沙普尔一世的地下指挥所的简介
 
导游说,沙普尔一世的指挥所之所以建在地下,是因为这里冬暖夏凉。
 
沙普尔一世的地下指挥所里,有很多这样的房间。
 
沙普尔一世的地下指挥所有很多通风口,构造有点像风塔。
 
这是沙普尔一世地下指挥所的地上通风口
 
山坡上也是沙普尔一世地下指挥所的通风口
 
导游现在带领我们下去的地方,是沙普尔一世活捉和拘禁罗马皇帝瓦勒良的地方。
 沙普尔一世活捉和拘禁罗马皇帝瓦勒良的地方,还有一个大铁门,一般不开放。
公元260年,罗马皇帝瓦勒良率领七万大军与沙普尔一世的萨珊军队在艾德萨交战。结果罗马军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而皇帝瓦勒良被俘虏。图为瓦勒良被俘虏的地方。据说,这里当时是一个坎儿井的地下水渠。
 
四世纪基督教会的记载中,描述了瓦勒良受俘后的遭遇:每当沙普尔一世要乘马时,便命令罗马皇帝趴在地上,当成沙普尔上马的脚踏板。图为当年囚禁瓦勒良的地方。
 
瓦勒良一直维持着俘囚的身份,据说不久之后就病逝在这里。因为关于战争进程记载得非常少,历史学家只能猜测是罗马军队被诱敌深入后,被波斯人截断了后勤。这是有关这个地方的简介。
 
山坡上的这些建筑,据说是后来胡齐斯坦省总督办公的地方。
 
山坡上的这些建筑,据说是后来胡齐斯坦省总督办公的地方。
 
团友们在舒什塔尔城堡拍照
 
从舒什塔尔城堡,远眺苏萨古城。
 
在苏萨古城,我们参观了但以理陵寝(Tomb of Daniel Holy Shrine)。但以理陵寝是犹太人先知但以理的墓。可以入内参观,男人走左边的门,女人必须穿长袍走右边的门。图为但以理陵寝的入口。
 
但以理(Daniel)是犹太四大先知之一(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出生时犹太已亡国,他与另外三个犹太年青人被选中,服侍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图为但以理陵寝内的朝圣者。
 
但以理因学问与解梦能力,受到巴比伦国王布甲尼撒特别的眷顾与赏识,公元前六世纪,擢升至权倾一时的宰相。直到巴比伦灭亡后,又被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所重用。前后共75年。他死后被葬于首都苏萨。图为但以理的陵寝。但以理的陵寝里面,被朝圣者放进很多钱币。
 
但以理陵寝的主色调是绿色,不光外面是,里面的装饰也是,而且金光闪闪。
 
苏萨目前尚有犹太人小区,这些犹太居民为2600年前被掳的“巴比伦之囚”的后裔。但经常来但以理陵寝祭拜的并不只是犹太后裔,还有很多波斯人。
但以理陵寝就如同伊朗其它地区先知们的陵寝中一般,受到当地人们的景仰。在假日或在纪念先知、先烈悼念日中,民众均会到此,以虔诚心唱颂经文,默祷与抚摸先知们陵寝的棺木,藉以得到心灵的安慰。图为但以理陵寝内虔诚的信徒。
 
但以理陵墓 上方并非圆拱屋顶,而是白色的尖塔,这在别处从没见到过。
 
 【四十】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
 
12月19日天气晴
 
结束了在苏萨古城的游览,我们驱车去参观 恰高·占比尔(Tchogha Zanbil)神殿遗址。照片摄于苏萨。
 
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位于苏萨东南方向约30公里。一路上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绿色田野。
 
恰高·占比尔(也译作乔加·赞比尔)神殿是一处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的古代埃兰遗址,它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以外仅存的几座金字形神塔之一。图为远眺恰高·占比尔神殿。
 
“恰高”一词在当地的巴赫蒂亚语中意为“山丘”,而“恰高·占比尔”一词的意思是“篮子形的山” 。如今,恰高·占比尔建筑群的废墟,仍然耸立于地面,高达82英尺。据悉,在温塔舍·纳皮尔时期,该城市的高度曾经达到了170英尺。图为远眺恰高·占比尔建筑群。
 
古代的埃兰王国位于如今的伊朗国家的南部省区。埃兰人的文化从公元 前2,000年起,一直得到不断的发展。恰高·占比尔建筑群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由埃兰国王翁塔希·纳毗日沙修建,主要是为了供奉埃兰主神因舒希纳克。图为远眺恰高·占比尔神殿。
 
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主要由宫殿、陵墓和祭祀建筑组成。图为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简介。
 
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大部分建筑严重损毁,现存祭祀殿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坯和砖结构,砖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照片摄于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
 
摆在遗址处的几千块还没用过的砖说明,在遭到阿舒尔巴尼帕尔的侵略时,恰高·占比尔还没有完全建成。照片摄于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最外围的城墙有4034米长,并有2-3个城门。图为恰高·占比尔建筑群的外围城墙。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由三堵同心墙保护,这三堵同心墙围成的部分组成了神殿的主体。照片摄于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内城的城墙有1625米长,10米高。图为恰高·占比尔建筑群的内城墙。
内墙里面的面积,主要被一座巨大的、用于供奉主神的金字形神塔——恰高·占比尔神殿占据。图为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的简介。
 
恰高·占比尔神殿的基座呈方形,每边长约百米,原先高度超过50米,但现在只有25米左右的最低两层留存。
 
 恰高·占比尔神殿中间区域立有十一座供奉次要神祇的神庙。建造者原本计划修建二十二座神庙,但是没有修完。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
 
这是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中保留的数千年前的脚印。
 
这是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中保留的数千年前的石器。
 
作为日昝的圆形祭坛。在庙塔的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各有一个。
 
这个祭坛最特别之处在于,在与人眼齐高的位置,有一排砖上刻有楔形文字。实际上在整个庙塔的基座上,与眼高齐平的位置,很多处刻有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有三千多年历史了。两河流域的许多语言,在几千年前都是用楔形文字拼写成的,包括苏美尔语、古埃兰语还有阿卡德语等。由于有了这些古老的文献,现代考古学家们通过解读,这些楔形文字将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历程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图为导游在祭坛前为我们讲解。
 
在恰高·占比尔的外侧区域是三座皇家宫殿,和五座有地下墓室的皇家陵寝。现在只能看到一片废墟。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虽然恰高·占比尔的建造因为翁塔希·纳毗日沙的去世戛然而止,这座城市依然没有被遗弃,而是继续被人使用,直到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于公元前640年攻占并摧毁此处。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有学者根据恰高·占比尔拥有的大量神庙和圣地判断,翁塔希·纳毗日沙是在尝试建造一个新的宗教中心,试图取代苏萨。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恰高·占比尔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晒制泥砖,偶尔有一些烧制砖,整个建筑群被上釉烧制砖、石膏、彩陶和玻璃装饰。最重要的建筑被数千块刻有埃兰楔形文字的烧制砖装饰,这些楔形文字均为手刻而成。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恰高·占比尔神殿遗址占地面积约为250英亩,主要发掘工作是1951年至1962年在法国考古学家罗马·吉舍曼的带领下进行的。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恰高·占比尔的金字形神塔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形神塔标本。也是现今世上保护最好的“埃兰神殿”。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当时以高明的数学运算技术完成建筑结构,更是美索不达米亚以外仅见的”巴比伦塔庙”建筑,类似埃及阶梯金字塔。恰高占比尔神殿还是人类史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玻璃镶嵌装饰窗户的第一个实例。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于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13号世界文化遗产。照片摄于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
 
目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仍在修复中。图为修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工人。
 
图为修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工人。
 
图为修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工人。
 
修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工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修复恰高·占比尔建筑群遗址的工人,邀请我与他们合影。
 
 【四十一】克尔曼沙贾姆士德酒店
12月19日天气晴
 
当天中午,我们在苏萨这家伊斯兰餐厅就餐。图为餐厅的入口。
 
餐厅里人还不少,是典型的波斯风格。
 
当天中午,仍然是四人一组的羊肉套餐。
 
这是饭后在餐厅门前,与当地儿童的合影。
 
结束了在苏萨古城的游览后,我们驱车前往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汗市。图为途中导游停车给我们买甜柠檬的水果摊。
 
克尔曼沙汗市是克尔曼沙汗省的首府。照片摄于途中。
 
克尔曼沙汗省原称 巴赫塔兰省。1996年改名为克尔曼沙汗省。照片摄于途中。
 
今天白天参观的景点比较多,晚上又要赶夜路。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克尔曼沙汗省北面与 库尔德斯坦省为邻﹐东面与哈马克尔曼沙汗省丹省接壤﹐南面 伊拉姆省及洛雷斯坦省交界﹐西面连接伊拉克。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克尔曼沙汗省是伊朗三十个省份之一。面积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15。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当天晚上,我们下榻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Jamshid Hotel)。图为第二天早晨拍的酒店外景。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图为酒店的标志牌。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在当地酒店/旅馆中排名第一。图为酒店的大堂。
 
这是导游在给我们办理入住手续。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大堂里有很多精致的铜版画,都和古波斯的历史有关。这幅是反映大流士接受万邦朝拜的。
 
这幅是反映沙普尔一世战胜罗马皇帝瓦勒良的
 
这幅是反映波斯大军跨海希腊的
 
这幅是伊斯法罕的33孔桥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房间挺宽敞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卫生间装修现代,该有的备品都有。
 
当天晚上,我们在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地下餐厅就餐。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地下餐厅是古波斯风格
 
我当天晚上的主菜点的是烤羊排
 
当天晚上,在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一楼大厅旁边的餐厅里,好像有一个当地家族在办丧礼后的宴席。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自助早餐不错,这是我的早餐。
 
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的装修是古波斯风格的,图为酒店的大门。
 
这是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大门旁边的雕塑
 
这是克尔曼沙汗贾姆士德酒店大门上面的拜火教标志
 
【四十二】懋凡欧莫克清真寺
 
12月20日天气阴 有雨
 
克尔曼沙汗市是克尔曼沙汗省的首府,位于伊朗西部。在克尔曼沙我们参观了懋凡欧莫克清真寺(Tekyeh Moaven Al-Molk)。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
 
在什叶派的伊斯兰回教徒心中懋凡欧莫克清真寺是专门为什叶派的圣人、第三代伊玛目侯赛因(Hossein)所建造的。在什叶派的伊朗国境内,有数十座这种意义的建筑。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入口。
 
参观懋凡欧莫克清真寺需要购票,但伊朗的票价都很便宜。
 
这是进入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祈祷大殿的入口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祈祷大殿很漂亮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祈祷大殿十分高大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祈祷大殿还有二层平台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祈祷大殿一角的这个笼子,相当于中国寺庙里的募捐箱。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祈祷大殿里,最让人震撼的是墙壁上,有很多彩色瓷砖壁画!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据导游说,克尔曼沙的懋凡欧莫克清真寺,是伊朗唯一有彩色瓷砖壁画的清真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内五彩缤纷彩色壁画,叙述了什叶派流传的史诗故事,还有各种美丽的图腾。图为导游在给我们讲解这些壁画。
 
根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建立者穆阿维叶去世时,侯赛因54岁。据说穆阿维叶和阿里的长子哈桑有个约定,就是当穆阿维叶死后,哈里发的位子由哈桑来继承。既然他们两人均已过世,那么按理侯赛因是最有资格继任哈里发的人。但穆阿维叶利用政治手腕把哈里发的职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亚齐德。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原先住在麦地那的侯赛因,因不愿向亚齐德宣誓效忠而逃到麦加。在伊拉克库法的亲属穆圣家族的一再恳求下,侯赛因决定到库法就任哈里发。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侯赛因带着家人和少数支持者于公元680年向库法进发。因为前后被亚齐德的军队围追堵截,他只能沿着幼发拉底河前进。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当双方在卡尔巴拉对峙九天以后,他率领追随他的六十多人与数千名亚齐德的骑兵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直到战死,头颅被送往大马士革。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侯赛因的殉难成为什叶派真正发展的起点。从此,“卡尔巴拉”惨案的祭日成为什叶派最重要的纪念日。侯赛因的尸体连同后来被归还的头颅一起被安葬在卡尔巴拉,那里从此成为什叶派信徒朝拜的圣地。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正是这次事件,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正式决裂,其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彩色壁画。
 
这是通往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庭院的走廊
 
走廊上挂着一些现代的油画
 
走廊上挂着一些现代的油画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挺大,里面有水池和花坛。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里,也有很多精美的瓷砖壁画。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里,也有很多精美的瓷砖壁画。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里,也有很多精美的瓷砖壁画。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里,也有很多精美的瓷砖壁画。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的庭院建筑的墙壁,全都镶着美丽的瓷砖。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图为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小型博物馆的展品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吸引了世界研究伊斯兰什叶派的学者造访、研究颇富盛名。照片摄于懋凡欧莫克清真寺。
 
懋凡欧莫克清真寺也是我们普通旅游者,一窥什叶派神秘面纱,绝不可错失的重要景点。照片摄于懋凡欧莫克清真寺。
 【四十三】比绍顿山区石刻 
 
12月20日天气阴 有雨
 
克尔曼沙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说,克尔曼沙汗是由雅利安人的第三任君王所建,在阿契美尼王朝时期即十分繁荣。照片摄于克尔曼沙汗。
 
克尔曼沙汗市参观了懋凡欧莫克清真寺以后,我们驱车前往比绍顿山区的夏宫。从克尔曼沙汗市出发,就开始下雨。照片摄于途中。
 
克尔曼沙汗在萨珊王朝时期成为王室的夏宫,夏宫建在克尔曼沙汗郊外的比绍顿山区。因为种种原因,夏宫没有建成。图为夏宫的入口。
 
波斯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曾在阿尔凡山区留下战史纪录,也在邻近的比绍顿山区,刻下分别以古波斯文、新巴比伦文(阿卡德文)、古埃兰文记述的征战史录。这些征战史录都保留在夏宫里。图为雨中的夏宫。
 
这三段文字的石刻,让英国人罗霖森得以破解巴比伦楔形文。铭文叙述国王大流士进行一场对抗意图推翻由居鲁士一手建立的王朝的叛乱官员战争。图为雨中的夏宫。
 
比绍頓山區石刻 (Bisotun),于200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图为比绍頓山區石刻的简介。
 
当天的夏宫里面,可以说是风大雨猛。团友们走到这个标志性的巨型石雕前,全都返回了。
我本想继续前行,导游说,著名的石刻浮雕群在几十米高的山上,雨天爬山有危险。他的资料里有石刻浮雕群的照片,我回去后,可以翻拍。这是从导游资料中翻拍的照片。石刻浮雕群记录了大流士的胜利。在大流士脚下的是谋反的头子,在身后则有八位被锁住的反叛官员。
 
回到夏宫门前,团友们正在烤火等我。当天有两个没带雨伞的团友感冒了。
 
回到克尔曼沙汗,我们徒步去酒店附近的餐厅吃午饭。餐厅是典型的伊斯兰餐厅。
 
厨师在为我们准备烤羊排
 
厨师在为我们准备烤羊肉串
 
餐厅里的伊朗游客在吸水烟袋
 
午餐后,我们徒步去参观塔克波斯坦石刻群。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就在餐厅对面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Taq Bostan Reliefs)是克尔曼沙汗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暂定名单。图为塔克波斯坦石刻群的简介。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所在的小山旁边有一处泉眼,涌出的水形成了一个湖。
 
湖前有人拍照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是萨珊时期在扎格罗斯山脉留下的30多处石刻中的代表之作。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时期 。
 
塔克波斯坦石刻群属于浅石窟,相对于其他波斯王朝来说,萨珊特别喜欢用浮雕记事刻功,而且大多是与罗马相关或者与阿胡拉玛兹达相关,本处也不例外。
 
这个石窟表现的应该是萨珊皇帝从阿胡拉玛兹达手中接过权利。
 
这个石窟表现的应该是萨珊皇帝的武功
 
总体来说,萨珊浮雕对于人或者动物的身体描写比较写实。一条小河从浮雕前流过,所以游人只能隔河看浮雕。

本游记著作权归@sisoga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